2019年1月25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邓云锋在会议上强调,聚焦聚力攻坚克难,开启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新篇章,要求做到“十个聚焦”:
·聚焦思想政治建设,加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聚焦校园安全,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聚焦基础管理,推动教育系统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高效;·聚焦规划引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聚焦立德树人,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聚焦群众关切,不断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聚焦服务产业升级,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再出发”;·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聚焦改革创新,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聚焦师资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我们将分上中下三期陆续发布。今天发布“十个聚焦”下篇。
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强省高等教育领域要全面落实即将出台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重点抓好六件大事。一是要抓分类管理,促进高校特色发展必须在高等教育科学管理上下功夫,通过科学管理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提升发展水平。
研究制定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体系,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发展格局。结合省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2019年对高校首次进行分类考核,同时开展本科专业导向性评价,考核评价结果将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围绕优势和特色做好文章,办好每一所大学。
二是要抓布局优化,对接经济社会多元需求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作为“先手棋”,以结构调整适应对接多元需求。
要做大做强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重点建设基础好、水平高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积极争取支持,大幅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
要做大做强工学学科,前瞻布局新兴交叉学科,优化升级农学学科,强化建设一批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扶持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
要坚决调整、整合特色不鲜明、就业前景不好、市场需求不高的专业,集聚资源建强优势特色专业,打造紧密对接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专业群。
三是要抓双一流建设,带动提升整体水平重点建设10所左右省属本科高校和10所左右高职院校,力争高校综合实力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或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突破。
深化实施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在绩效突出的省一流建设学科、发展基础好的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B等级学科中,遴选部分学科强化建设,争创国家一流学科或进入全国学科评估A等级。
四是要抓改革驱动,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要完善培养模式,丰富学习选择。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启动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计划、优秀教材建设计划,加大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力度。各高校要积极建课、用课,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五是要抓科技创新,助推创新驱动发展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我省发展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积极开展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建设,与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六是要抓对外开放,聚集优质教育资源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将工作重点、资源配备、力量投入向此倾斜,在“特”上做文章,“优”上下功夫,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
要对接“双一流”建设,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重点围绕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类专业,指导高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
要加强人文交流,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齐鲁文化。
聚焦改革创新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重视改革的系统性,围绕破除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些标志性、引领性、关键性、支柱性改革上取得突破。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真正刀刃向内,坚持问题导向,将改革进行到底,继续推进管办评分离,让学校放开手脚,创造性的办好学。
要用足用好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文件的政策,进一步为高校办学松绑减负。
要积极推进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建设,开展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对各市教育局也将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
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教育领域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提供便捷、快捷的服务。
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围绕老师教好、学生学好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依法按章程自主办学治校,让每一名教职工和学生师生都成为办学治校的重要一份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激发内生活力。
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要下定决心破除掉缠在我们教育身上“五唯”的顽瘴痼疾,回归育人状态,祛除浮躁功利之弊,纠正一些错误的做法。在教育系统全面开展教育理念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 的标准。
要加快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把人民满意作为教育管理评价的重要标准,继续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监督指导各地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标准,制定出台中小学校评价指导意见,在高中学校推行增值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建立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评价机制。
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学生的根本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进中小学日常考试评价,在小学推行诊断性评价、初中推行等级评价。
委托第三方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推行多元评价,重点考核学生是否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群众对基础教育是否有获得感等。
要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做好高考综合改革宣传解读工作。
统筹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各项攻坚任务,稳步扩大和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规范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稳步扩大招生专项改革覆盖面,拓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我省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规模,扩大高职(专科)综合评价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校覆盖面和招生规模,扩大农村和贫困家庭学生招生专项计划,统筹扩大公费师范生、医学生、农科生招生计划。
进一步规范高校考试招生管理,建立健全考试招生监督与问责机制。
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民办学校实现优质特色发展。
加强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完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政策体系,有序开展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工作。
创新民办教育扶持政策措施,推进民办学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
推动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强化民办学校信用管理,落实好民办高校信息公开制度。
探索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和资金监管办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推进省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建设山东开放大学体系。
要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改革加快《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立法工作,力争立成可用、管用、好用之法,重点解决好公办和普惠性资源不足、保障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着力推进教育行政执法,建立健全教育执法机制,让教育法律法规“长牙”管用。
扎实推进“法育工程”,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学校主阵地作用,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
启动第一轮高校章程修订工作,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做好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规范统一,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批,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聚焦师资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今年是第35个教师节,也是“教师表彰年”,省级层面将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工作。要把好“三关”,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要把好生源关,着力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重任,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使命,必须从源头入手选拔培养人才,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着力落实教师振兴行动计划,改革招生办法,探索实施市级政府委托高校培养师范生制度,鼓励师范类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进入师范专业。
为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实施师范专业认定工作,招收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5000名,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高至普通专业标准的1.2倍,到2021年将达到普通专业标准的1.5倍。
师范院校要抓住机遇,自觉担负起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责任和使命,推进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和以师范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变革,建立公费师范生淘汰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强化师范生师德养成和实践教育,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未来“四有”好教师。
要把好入职关,着力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聘方式,全面推开先面试后笔试,鼓励各地到师范院校采取面试考核的方式直接招聘优秀毕业生,招聘新教师要重点考察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
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用足用好人员总量控制、兼职教师、薪酬待遇等政策,配足配齐专业教师,聘请技能大师、能工巧匠进职业院校任教。
高校要落实在人员控制总量内,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做好自主安排和执行用人计划要求。引进人才要严格把好政治标准。
要加大教师职后培养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和高校要积极探索教师跟岗培训1年的岗前培训制度。
畅通教师专业发展通道,着力构建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培训体系,统筹规划名师梯队培育工作,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扎实做好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能力。
要把好师德关,着力重振师道尊严抓好师德建设这个首要任务,推动广大教师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教师党支部建成教师涵养党性、暖心育德的港湾,把教师“四个自信”专题教育推向深入,落实好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师违反职业道德处理办法。
加大教师有偿补课治理力度,严格师德考评,一把尺子卡到底,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第一要求,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对于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更多向教师倾斜,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下大力气推动县管校聘、职称评聘、绩效工资等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减少干扰学校办学的“表哥”、“表叔”,把时间还给老师,让老师们安心从教、静心教学、潜心育人。下大力气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包”,让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担当作为 狠抓落实确保教育强省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新起点上实现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的新突破,关键在“落实”二字。全省教育系统要争当落实的“排头兵”,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底、见实效。一是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抓落实我们将先从精简会议文件抓起,下决心压减三分之一以上的会议、文件和简报,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深入基层一线研究问题、查摆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将聚焦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残疾、特困、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等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关注的问题,扑下身子抓落实。
二是鼓足干劲振奋精神抓落实教育是使命,也是情怀;是责任,也是担当。我们将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姿态,振奋精神,主动 “对标”江浙等教育先进省份,“拉高标杆”激发斗志,“奖惩分明”激昂干劲,“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我们将围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迎难而上,奋力赶超,加快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学习提高本领抓落实我们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立足善学、善谋、善作、善成,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学习,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全面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各环节、各领域。
四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抓落实我们将围绕“责任管理”“效率管理”“精准督查”“写实考核”“公开监督”“条块协同”六个机制创新,聚焦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创新方法,组织实施“厅长突破项目”“教育局长突破项目”“高校书记校长亮点项目”等,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实施最有突破、最有特色、最有亮点的改革发展举措,聚焦聚力、集中攻坚,实现重点突破。
五是严明纪律步调一致抓落实要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要强化步调一致,对涉及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逐项进行细化分解,把“严”和“实”的要求贯穿抓落实的全过程。坚决杜绝“不担当”、“两面人”,加强督查督办,对既定的工作任务,不等不靠抓推进,制定“路线图”,画出“施工图”,理清“时间表”,挂图作战,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以钉钉子精神有力有序推进。
我们将分上中下三期陆续发布。今天发布“十个聚焦”下篇。
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强省高等教育领域要全面落实即将出台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重点抓好六件大事。一是要抓分类管理,促进高校特色发展必须在高等教育科学管理上下功夫,通过科学管理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提升发展水平。
研究制定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体系,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发展格局。结合省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2019年对高校首次进行分类考核,同时开展本科专业导向性评价,考核评价结果将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围绕优势和特色做好文章,办好每一所大学。
二是要抓布局优化,对接经济社会多元需求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作为“先手棋”,以结构调整适应对接多元需求。
要做大做强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重点建设基础好、水平高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积极争取支持,大幅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
要做大做强工学学科,前瞻布局新兴交叉学科,优化升级农学学科,强化建设一批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扶持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
要坚决调整、整合特色不鲜明、就业前景不好、市场需求不高的专业,集聚资源建强优势特色专业,打造紧密对接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专业群。
三是要抓双一流建设,带动提升整体水平重点建设10所左右省属本科高校和10所左右高职院校,力争高校综合实力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或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突破。
深化实施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在绩效突出的省一流建设学科、发展基础好的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B等级学科中,遴选部分学科强化建设,争创国家一流学科或进入全国学科评估A等级。
四是要抓改革驱动,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要完善培养模式,丰富学习选择。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启动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计划、优秀教材建设计划,加大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力度。各高校要积极建课、用课,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五是要抓科技创新,助推创新驱动发展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我省发展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积极开展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建设,与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六是要抓对外开放,聚集优质教育资源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将工作重点、资源配备、力量投入向此倾斜,在“特”上做文章,“优”上下功夫,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
要对接“双一流”建设,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重点围绕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类专业,指导高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
要加强人文交流,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齐鲁文化。
聚焦改革创新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重视改革的系统性,围绕破除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些标志性、引领性、关键性、支柱性改革上取得突破。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真正刀刃向内,坚持问题导向,将改革进行到底,继续推进管办评分离,让学校放开手脚,创造性的办好学。
要用足用好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文件的政策,进一步为高校办学松绑减负。
要积极推进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建设,开展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对各市教育局也将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
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教育领域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提供便捷、快捷的服务。
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围绕老师教好、学生学好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依法按章程自主办学治校,让每一名教职工和学生师生都成为办学治校的重要一份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激发内生活力。
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要下定决心破除掉缠在我们教育身上“五唯”的顽瘴痼疾,回归育人状态,祛除浮躁功利之弊,纠正一些错误的做法。在教育系统全面开展教育理念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 的标准。
要加快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把人民满意作为教育管理评价的重要标准,继续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监督指导各地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标准,制定出台中小学校评价指导意见,在高中学校推行增值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建立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评价机制。
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学生的根本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进中小学日常考试评价,在小学推行诊断性评价、初中推行等级评价。
委托第三方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推行多元评价,重点考核学生是否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群众对基础教育是否有获得感等。
要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做好高考综合改革宣传解读工作。
统筹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各项攻坚任务,稳步扩大和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规范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稳步扩大招生专项改革覆盖面,拓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我省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规模,扩大高职(专科)综合评价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校覆盖面和招生规模,扩大农村和贫困家庭学生招生专项计划,统筹扩大公费师范生、医学生、农科生招生计划。
进一步规范高校考试招生管理,建立健全考试招生监督与问责机制。
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民办学校实现优质特色发展。
加强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完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政策体系,有序开展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工作。
创新民办教育扶持政策措施,推进民办学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
推动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强化民办学校信用管理,落实好民办高校信息公开制度。
探索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和资金监管办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推进省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建设山东开放大学体系。
要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改革加快《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立法工作,力争立成可用、管用、好用之法,重点解决好公办和普惠性资源不足、保障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着力推进教育行政执法,建立健全教育执法机制,让教育法律法规“长牙”管用。
扎实推进“法育工程”,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学校主阵地作用,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
启动第一轮高校章程修订工作,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做好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规范统一,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批,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聚焦师资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今年是第35个教师节,也是“教师表彰年”,省级层面将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工作。要把好“三关”,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要把好生源关,着力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重任,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使命,必须从源头入手选拔培养人才,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着力落实教师振兴行动计划,改革招生办法,探索实施市级政府委托高校培养师范生制度,鼓励师范类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进入师范专业。
为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实施师范专业认定工作,招收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5000名,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高至普通专业标准的1.2倍,到2021年将达到普通专业标准的1.5倍。
师范院校要抓住机遇,自觉担负起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责任和使命,推进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和以师范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变革,建立公费师范生淘汰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强化师范生师德养成和实践教育,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未来“四有”好教师。
要把好入职关,着力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聘方式,全面推开先面试后笔试,鼓励各地到师范院校采取面试考核的方式直接招聘优秀毕业生,招聘新教师要重点考察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
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用足用好人员总量控制、兼职教师、薪酬待遇等政策,配足配齐专业教师,聘请技能大师、能工巧匠进职业院校任教。
高校要落实在人员控制总量内,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做好自主安排和执行用人计划要求。引进人才要严格把好政治标准。
要加大教师职后培养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和高校要积极探索教师跟岗培训1年的岗前培训制度。
畅通教师专业发展通道,着力构建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培训体系,统筹规划名师梯队培育工作,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扎实做好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能力。
要把好师德关,着力重振师道尊严抓好师德建设这个首要任务,推动广大教师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教师党支部建成教师涵养党性、暖心育德的港湾,把教师“四个自信”专题教育推向深入,落实好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师违反职业道德处理办法。
加大教师有偿补课治理力度,严格师德考评,一把尺子卡到底,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第一要求,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对于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更多向教师倾斜,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下大力气推动县管校聘、职称评聘、绩效工资等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减少干扰学校办学的“表哥”、“表叔”,把时间还给老师,让老师们安心从教、静心教学、潜心育人。下大力气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包”,让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担当作为 狠抓落实确保教育强省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新起点上实现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的新突破,关键在“落实”二字。全省教育系统要争当落实的“排头兵”,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底、见实效。一是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抓落实我们将先从精简会议文件抓起,下决心压减三分之一以上的会议、文件和简报,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深入基层一线研究问题、查摆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将聚焦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残疾、特困、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等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关注的问题,扑下身子抓落实。
二是鼓足干劲振奋精神抓落实教育是使命,也是情怀;是责任,也是担当。我们将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姿态,振奋精神,主动 “对标”江浙等教育先进省份,“拉高标杆”激发斗志,“奖惩分明”激昂干劲,“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导向。我们将围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迎难而上,奋力赶超,加快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学习提高本领抓落实我们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立足善学、善谋、善作、善成,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学习,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全面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各环节、各领域。
四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抓落实我们将围绕“责任管理”“效率管理”“精准督查”“写实考核”“公开监督”“条块协同”六个机制创新,聚焦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创新方法,组织实施“厅长突破项目”“教育局长突破项目”“高校书记校长亮点项目”等,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实施最有突破、最有特色、最有亮点的改革发展举措,聚焦聚力、集中攻坚,实现重点突破。
五是严明纪律步调一致抓落实要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要强化步调一致,对涉及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逐项进行细化分解,把“严”和“实”的要求贯穿抓落实的全过程。坚决杜绝“不担当”、“两面人”,加强督查督办,对既定的工作任务,不等不靠抓推进,制定“路线图”,画出“施工图”,理清“时间表”,挂图作战,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以钉钉子精神有力有序推进。